福建宁化:稻种生“金”促振兴
中新网三明7月7日电 (雷露微)近日,金在福建省宁化县湖村镇陈家村的福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,数台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作业。宁化农机手们娴熟地操作着机器,稻种一株株嫩绿的生促秧苗被精准地植入田间,整齐的振兴秧行与如镜的水田相映成趣,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金现代农业画卷。
“今年我的福建烟后稻制种面积接近2000亩。”制种大户范水珍算了一笔经济账,宁化“通过合作社购买机械化插秧服务,稻种每亩成本仅160元,生促比人工插秧节省220元,振兴既提高了效率,金又降低了成本。福建”
一粒良种,宁化万千丰收。近年来,湖村镇创新推行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成全县首个高标准制种示范展示基地,并投资300万元打造集种子周转、收储、烘干、收购于一体的区域服务中心。目前,全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8000余亩,预计年产值2900万元,带动5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人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。
湖村镇的蓬勃发展,是宁化县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。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,宁化县拥有47万余亩耕地,其中高标准农田34万余亩。得益于武夷山东麓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独特的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丘陵地貌,这里具备发展水稻制种产业的天然优势。
立足资源禀赋,宁化县将种业纳入“两米两茶一叶一稻种”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体系,并将“稻种基地”建设写入全县“十四五”规划。通过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推动制种产业提质增效。数据显示,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连续7年稳定在3万亩以上,2024年更达到5.7万余亩,生产备案品种147个,正从制种大县向制种强县加速转型。
在产业培育方面,宁化县着力构建“育繁推一体化”现代种业体系。通过“制种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推广“整村推进”和“烟种融合”模式,培育了3家本土制种企业和34家专业合作社。目前,已有荃银高科、隆平高科等50余家种业企业在此建立生产基地,其中25家企业基地规模超千亩。产业链带动就业超万人次,让越来越多农户端上了“种业金饭碗”。
为推进产业升级,宁化县累计投入2040万元加强基地建设,其中800万元用于现代种业科技园前期工程。宁化六三种业作为首批入驻企业,已完成种子加工仓储工程两期建设,为打造集科研、生产、加工、物流、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我们将持续深化产业优势,推动制种基地向标准化、机械化、信息化方向发展。”宁化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通过品牌打造和产业融合,让“宁化稻种”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,带领民众在稻香万里中共创美好生活。(完)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中新网贵阳7月6日电 (记者 杨茜)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5日至6日正在贵阳举行。“贵州省国际友好城市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”主题论坛围绕“深化地方友好合作,促进绿色发展共赢”主题,以“绿色”为纽 ...[详细]
-
中新网上海7月6日电(范宇斌)6日,“青年汇 文化缘 中华情——2025青年研习营”闭营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。据悉,本次研习营以城市为书,鉴古知今;以科技为窗,洞见创新;以技能会友,培育匠心。研习营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记者6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,当日国能浙江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,正式投入商业运行。该厂以“火风光储”总装机6400兆瓦 ...[详细]
-
浙江全海域进入III级防台应急响应 89个涉水工程项目已停工
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(记者 王逸飞)今年第4号台风“丹娜丝”预计7日早晨移入东海西南部海面,然后逐渐向福建北部至浙江中南部一带沿海靠近。6日上午,浙江海事局将浙江北部海域防台应急响应提升至III级(南 ...[详细]
-
“文化+美食+赛事”燃动暑期消费“热”力 撬动文旅经济新支点
央视网消息: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咸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在咸阳的渭城区,有一片由28条街巷纵横交织形成的咸阳老街。这里不仅有明代所建的文庙、凤凰台等古建筑,也有受年轻人欢迎的流行元素,以及地道的咸 ...[详细]
-
中新社广州7月6日电 (记者 王坚)今年第4号台风“丹娜丝”6日强度持续增大。当日,在其影响下,广东海上和粤东沿海市县出现大风和强降雨,其余地区出现高温天气。广东省气象局介绍,“丹娜丝”于6日5时由强 ...[详细]
-
中新网武汉7月7日电 (马芙蓉 杨凯)2025年“才聚荆楚”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见面会7日在武汉举行,来自武汉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、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8名台生,将走进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...[详细]
-
观点速览·金砖国家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捍卫者;·更高效支付体系助力金砖国家降低“美元依赖”;·中国在金砖机制当中发挥核心作用;·金砖国家加强人工智能合作缩小数字鸿沟。·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可以发出更强大的共同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兴安盟7月7日电 题:内蒙古东北乡村激活“花样经济”中新网记者 张玮仲夏时节,万物丰茂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境内的乡野间,游客随手举起手机便能定格一幅山水田园的绿美画卷。近日 ...[详细]
-
中新网7月6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,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6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:2025年7月6日20时至7日20时,山西中北部、内蒙古中部、云南西部等部分地区发生地质 ...[详细]